簡說中華姓名的由來姓的起源
簡說中華姓名的由來姓的起源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對於“姓”,《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因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這個解釋說的是,“姓”是個形聲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讀音,意義是從“女”得來的,“姓”的本義可以理解為:源於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屬的共同標誌。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贏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炎帝列山氏,姜姓”以及“黃帝軒轅氏,姬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對於“姓”的含義,古人有過很多的解釋。《玉篇•女部》說:“姓,姓氏。”毛傳云:“同姓,同祖也。”《左傳•隱公八年》載:“天子建德,醫生以賜姓。”這表明“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其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杜預注云:“立有德以為諸侯,因其所由生以賜姓。”《繹史》引《三墳》說:“男女媾精,以女生為姓。”
上述說法與解釋有共同之處,“同姓”“同祖”“因生以賜姓”“因其所由生以賜姓”“以女生為姓”,應該是說明“姓”的含義最初是與女人生子的現象密切相關的。
姓是怎么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在原始蒙昧付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已、任、吉、字、曹、祁、壇、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或與女性有關。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源自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研究者又從《說文解字》、《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多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絕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
最初,姓是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夕卜,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哉、僖、姑、儇、依12姓,其中有4人分屬2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壇、曹、斟、羋等8姓,史稱祝融八姓。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時出現的。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都是文明的產物。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13個氏。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贏、己、任、祁、字、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22姓。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字、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關於姓的產生,還涉及我國上古社會的賜姓氏的制度。《左傳•隱公八年》說:“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說明在上古社會姓和氏與土地一樣,往往也都是賞賜品。《國語•周語》說:“皇天嘉之,柞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日有夏……一柞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日姜,氏曰有呂……”這裡,禹本是黃帝的玄孫,因治水有功,所以賜姓為“姒”,氏為“有夏”;四岳輔佐禹也有功,所以賜姓為“姜”,氏為“有呂”。但所賜的姓既非黃帝的姓,也不是賜姓者的姓。可見,早期的賜姓只是允許被賜者建立一個獨立的家族,此時賜姓也一般堅持“因生賜姓”的老原則。西周推行分封制後,賜姓氏的制度起了較大的變化。當時分封的諸侯,有的賜以國姓,有的則為異姓。如魯、晉、鄭、衛、虞、虢、吳、燕、巴、隨等都賜以姬姓,即與天子同姓。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法社會裡,血緣關係是一張控制國家、統治人民的羅網。分封同姓諸侯,其本質目的是為了建立護衛周王室統治的屏障。其他異姓諸侯如齊為姜姓,這是神農炎帝的姓;秦為贏姓,這是少昊氏的姓;宋為子姓,這是契的姓;越為姒姓,這是禹的姓,都是些古老的族號。分封異姓諸侯,繼承古老族號,按儒家說法,就是“興滅國,繼絕世”,實際上是籠絡人心的做法。賜姓制度一直被延續下來,貫穿著整箇中國古代歷史,多賜國姓,也賜異姓,賜姓權力又始終牢牢集中於歷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手中。